HOME   -   教科文足跡
2018年 - 教科文總部 首次舉辦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
2018年6月2-3日,淨空之友社於教科文組織總部一號會議廳首次舉辦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老和尚先後發表《以和為貴 從心做起》《護世息災 教學為先》《護世和平 教學為先》的演講,說明三時繫念佛事作為一種佛陀教育形式,處處蘊含著一切宗教所共通的、基於「和」的教育思想。「和諧從我心做起」的理念,為化解衝突,實現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提供了根本解決方法。
以和為貴 從心做起——二〇一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談話
2018年6月2日
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尊敬的諸位大使、諸位法師、諸位嘉賓、諸位大德、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承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國大使的積極推動,以及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鼎力支持,「淨空之友社」得以首次在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這是眾神歡喜、稀有難逢的殊勝因緣!
去年九月,在大使們的積極促成之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正式開幕,通過這個辦公室,我們以茶會友,和大使們、嘉賓們共同討論,如何通過宗教教育與宗教團結,來促進世界和平,實現人類共同的理想。這次三時繫念佛事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今天見到諸位共聚一堂,為世界和平而祈禱,我們內心感到無比的歡喜!
這個世界是由不同的國家、地區。不同的種族、人群,不同的文化、宗教所構成,大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彼此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文明因多樣而呈現豐富多彩,世界因為多元而飽含生機。世界和平是人類共同的追求,要達到這個理想,需要大家以「和」的精神與智慧,從自己內心做起,強調共同性、尊重差異點,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秉承的理念——「於人之思想中構建和平」,如此才能化解矛盾、消弭紛爭,建立全球人類美好的家園。
今天的三時繫念佛事,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而舉辦的。世界上各宗教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也有差異處。宗教團結的基礎條件,就是要求同存異。宗教教育的精神,更是需要在表面的差異當中,看到深層的共性,瞭解大家都來自同一個源頭、都是一體的。就像一個手掌上的五根手指頭,從表面上看,這些手指彼此不同,但是我們看它們的根源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從一個手掌生出來的。以這種精神,來看這部《三時繫念》的內容,你會發現,裡面所講的很多道理是與其他宗教相通的。參加三時繫念的人也應該以這種「和」的精神,從自己內心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與一切宗教人士平等對待、和睦相處。
「三時」是指這場儀式中,有第一時、第二時和第三時。古印度把一晝夜分做晝三時、夜三時,引申的意思就是晝夜不懈、精進修行。「繫念」是念念不捨,繫心在修學戒定慧、在祈求世界和平。三時繫念一開頭是「戒定真香」,我們發現許多宗教的儀式裡都會用到香,這是宗教之間很有意思的一項共性。
「香」代表信心,我們對佛菩薩 對上帝有虔誠的信心;香也代表資訊,它將我們的誠心傳達上去。所以重要的是瞭解它表法的含義,發起虔誠的信心,而不在於燒香數量的多少,特別是在場地有限制的情況。
「戒」代表倫理道德,各宗教在這方面有很多共通點,都強調必須遵守世間的倫理道德法則。
「定」代表清淨一心,各宗教都強調要恢復心的清淨與專一,有戒有定才能開智慧,才是真正的香。這種香不但能夠順風而薰,還能逆風而薰,這是比喻德行的感召力與影響力,能夠感化周遭所有的人,讓大家都生起歡喜心,這也是讓眾神歡喜。
 
這部《三時繫念》的宗旨何在?這在主法和尚開場白的四句話裡頭就概括了——「覺海虛空起,娑婆業浪流,若人登彼岸,極樂有歸舟」。
「覺海」是講宇宙生命的本源,都是來自同一個清淨覺悟的本體,這是宇宙萬法的本體,包容一切、廣大無邊,所以比喻為海。這個本源在佛法講就是真如自性,自性能變現一切萬法。這個本源在其他宗教裡講是造物主、上帝,因為上帝創造了世界。
「虛空起」是指由於無明與迷惑,而造成了虛空、世界與眾生,次第生起的現象。先有虛空,再有世界,最後有眾生。講起來好像有明顯的先後次第,而實際上它們生起的速度太快了,幾乎是同時發生,就像現代科學家所說的一時頓現。各宗教都有共同的認知,認為無知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娑婆」是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眾生堪能忍受各種痛苦,所以稱為娑婆。
「業浪流」是指因為妄想分別執著而造業,由業力牽引而變現出六道輪迴的種種境界。這些都是幻相跟作夢一樣,可是這個惡夢無量劫都醒不過來,天天在做、念念在做,愈迷愈深、愈陷愈苦。
「若人登彼岸,極樂有歸舟」,「彼岸」就是覺岸,佛菩薩在覺岸那一邊,我們凡夫在迷岸這一邊。若想破迷開悟、返迷歸覺,達到永恆清淨、安樂自在的彼岸,極樂世界有辦法,極樂世界有歸舟。
「歸舟」在此地就是指這個三時繫念佛事。依照這個儀軌來修行,你就穩穩當當的坐上彌陀的大願船,就能返妄歸真、返迷歸覺、回到覺海。
極樂世界就像其他宗教裡頭所說的天堂,信奉神的人、好人、正直的人死後,其靈魂就進入到神所住的空間、天堂,與神在一起,永生不滅,享受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何才能得生極樂世界?必須修清淨心,所謂心淨則國土淨。用什麼方法修清淨心?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我們要把世出世間一切萬緣統統放下,一心繫念阿彌陀佛,就決定得生淨土。這就像其他宗教徒時時念著上帝一樣,一心念上帝,就能生天堂。
在三時繫念的每一時,都會讀誦《佛說阿彌陀經》,在這個經題當中,阿彌陀佛是梵語音譯,翻譯成中文的意思,阿是無,彌陀是量,兩個字合起來就是無量的意思,這是極樂世界導師的德號,佛是覺的意思。因此,阿彌陀佛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無量覺,這個名號的義理和境界是深廣無邊的。無量是自性中的無量,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宇宙之間一切的無量,在這三大類包括盡了。因此,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念自己的真如自性。所以三時繫念的開示裡頭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也像其他宗教說「上帝入我心」是同樣的道理,要念著愛你的上帝,上帝就在你心裡。
誦經之後是開示,第一時的開示當中,一開頭就說,「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極樂世界為何稱為極樂,《阿彌陀經》講得很清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沒有種種痛苦,只有快樂,所以稱為極樂。而且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有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就像其他宗教所說的天堂一樣,生到天堂之後,就得到永生,身體有光明,沒有一切痛苦,永遠享受快樂。「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修行人如何才能回歸極樂世界?就是要在現實生活的塵勞當中,明瞭一切都是自性所顯現的,一切都是阿彌陀佛。這就像其他宗教講,要在生活當中,見到一切都是上帝創造出來的,時時感恩上帝、禱告上帝。
開示當中有這樣四句話,「下情唯忖以難思,一念回光而易往,究竟不居心外,分明祇在目前」。它的意思是說,淨土法門方法雖然容易,可是道理很深,不是一般人能夠透徹理解的,所以是不可思議。但是只要你回頭、依教奉行,就很容易成就,得以往生極樂世界。因此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沒有離開你的自性,極樂淨土是唯心淨土,都是自心所現的,心淨則國土淨,自心清淨之後,淨土就在你的眼前。其他宗教也談到,不能以凡情去測度上帝的境界,只要信望愛,就能與上帝感通。上帝就在你心中,不在你心外,眼前的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
第二時的開示,一開頭這麼說,「原夫徧十方是極樂世界,山光水色,似空合空;盡大地是清泰故鄉,華笑鳥啼、如鏡照鏡」。它的意思是,原來十方世界都是極樂世界,本來是一體的,只因為眾生迷惑顛倒,才產生種種分別。「山光水色」是形容境界是清淨的、沒有污染,像一面鏡子,山光映照在水裡面是似空合空、完全相合,而沒有痕跡可尋。引申的意思是境隨心轉,外面的環境與我們的心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的心清淨,外面環境就清淨;心平等,外面環境就平等。「清泰故鄉」也是指極樂世界唯心淨土,故鄉兩個字味道很濃!自性本來如此,但是因為迷得太久了,故鄉是什麼樣子幾乎都忘掉了。「華笑鳥啼」是形容自在快樂的樣子,如鏡照鏡,這些境界互相融攝、互相作用,猶如鏡子光光互照,所現的境界重重無盡。
在第三時繫念的開示當中這麼說,「合塵背覺,栽荊棘於七寶園林;捨妄歸真,列珠網於四生門戶」。意思是說,六道凡夫的心不覺悟,所以生起妄想、分別、執著,跟五欲六塵相合,念念都是五欲六塵,這就好像在真如本性的七寶園林裡面,栽種了荊棘。反過來說,如果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回歸真如自性,這就好比在六道輪迴裡頭,羅列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寶珠羅網。也就是說,就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面,顯現出自性的功德。這就好像《聖經》上所說的,上帝把人類的始祖安置在伊甸園,但是亞當和夏娃禁不起撒旦的誘惑,偷吃了禁果,而被逐出了樂園。反過來說,如果人類能夠遵照上帝的意旨而行事、改過修善,就能在地球上創建天堂。
在三時繫念的每一時當中,都有懺悔業障的環節。因為眾生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今生,由於無明妄動,違背了真如本性,所以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生起妄想、分別、執著,因而造作了身口意三方面的惡業,受到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的苦報。要想出離惡道,唯有靠懺悔的力量,才能消除過失、達到清淨。懺悔清淨之後進而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就能如願往生。在基督教裡頭也講到,人要懺悔原罪與本罪,發心懺悔,才能得到上帝的赦免,得以生到天國。在佛教的根本經典,《華嚴經》末段,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使得《華嚴經》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而在《三時繫念》之中,處處顯示出普賢大士之德。法本中收錄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每一時都收錄了普賢菩薩懺悔偈,懺悔之後,都是三稱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那麼普賢菩薩給我們的啟示何在?就在於他的心量,普賢之德啟示我們,不但世界宗教是一家,而且虛空法界是一體,這是當今團結各宗教,促進世界和平的根本精神所在。
多年來,我們跟世界上各個宗教往來,提倡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宗教之間有這樣的共識——「宇宙之間只有一個唯一的真神」。我們認為,這個真神在佛教中稱為自性,在其他宗教裡示為不同的神。真神創造了天地萬物,所以天地萬物來自同一根源,萬物是一家,所有的宗教都是一家人。普賢菩薩心量廣大,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他對於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禮敬,我們應該效法普賢菩薩,發揮這種平等禮敬的精神,與一切人、包括一切宗教人士,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所有的宗教都是仁慈博愛的教育,這種神聖的真愛是宇宙的核心,是自性的原點。我們將各個宗教經典中,關於神愛世人的經句彙集在一起,編成一本小冊子,名字就叫做《神愛世人》,以此證明,宗教是神聖的愛的教育,我們團結宗教就是以此作為依據。我們希望本著「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的精神,發揚宗教神聖平等的愛,提倡宗教團結、宗教回歸教育、宗教互相學習,以此來促進人類社會走向永久的安定與和平。
在此,謹祝福本次法會,順利進行 圓滿成就!祝福與會的諸位,六時吉祥、光壽無量!祈願世界各宗教,都能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祈願世界安定和平、盛世大同!謝謝諸位!
 
護世息災 教學為先——二〇一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致辭
護世和平 教學為先——二〇一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淨空之友社「護世息災三時繫念佛事」第二天開示
2018年6月3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號會議廳
  諸位長老,來自全球各地的同修、道友們,大家好。我們這邊的執事告訴我,今天還有一點時間,問我要不要跟大家見見面?我說好。來自全球各地,聚會於此,縱然時間短暫,也非常可貴,我們很珍惜。在這個地方,我要告訴大家的事情是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今天,我們在此地聚會,這個地方不是普通的道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我們很有幸,去年九月我們接受總部給我們的文件,准許我們在此地設立一個辦公室,我想很多同修都去看過。說明聯合國肯定了宗教不是迷信。
  我們第一次在這邊辦活動是二OO六年,這十幾年來,我們都在此地辦活動,所以是面孔都相當熟悉。這個活動的意義在什麼?在於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聯合國的宗旨跟我們活動的宗旨完全相應。我們非常感謝,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我們得到這樣的待遇,就應當認真努力把聯合國的宗旨做到。我們怎麼做?中國祖先教給我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還是要靠教育。無論個人生活、家庭、事業,乃至於到治國平天下,都是以修身為本,教學為先。
  佛教是教育。許多人問我,宗教怎麼會是教育?不能怪他們,要怪我們自己。社會大眾所見到的是宗教的儀式,像各種法會。釋迦牟尼佛在世,告訴諸位,他沒有做過法會,他幹的是什麼?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一直到最後圓寂。留下來的經典非常可觀,那是他一生,我們稱之為《大藏經》,中文翻譯的本子很多,也做了很多次的翻譯,大量的流通。跟中國儒釋道相提並論,儒釋道是教育,佛教也是教育,佛陀的教育。佛陀教我們什麼?教我們倫理、道德、因果,佛菩薩的智慧,我們一般稱為聖賢的智慧。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在年輕的時候,也把宗教看作迷信,沒接觸過。我學佛是二十六歲才開始,我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感到非常訝異。我說佛是宗教、是迷信,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你還年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從來沒聽說過。「大乘經典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學典籍」。又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才接受了。當時指導我的有方老師,另外還有位出家人,章嘉大師。前三年,我跟這兩位老師,他們說的話,真的,沒有騙我們。那我就要問我自己,我學佛到今年六十年了,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有沒有享受到?我享受到了。我從事於佛陀教育,講經教學。我是三十三歲出家,三十五歲受戒。出家之後,我就開始我的講經教學的生活,到今年六十年了。我非常感謝臺灣、香港、大陸不少的同修,把這些資料整理都印成文字,分量很大,我自己還沒有看過,我看了很感動。
  佛陀的教育是聖賢的智慧,我們應當要接受,要依教奉行。他教些什麼?我把它分為四大類,第一個倫理,教我們孝親尊師,這屬於倫理。它有道德教育、有因果教育,聖賢智慧的承傳,是好東西。我們遇到了,誤會都把它當作宗教來看待,當作宗教來學習。我們學習的太有限了!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我提醒同修們,經典重要。佛教經典稱之為《大藏經》,分量很大,學習也是一生都學不完的。它有十個宗派,一般人只能學一個宗派,十個宗派沒有辦法同時學,就像大學有十個學院,每一個學院都非常的豐富。現在我對於這樁事情有憂慮。
  二O一五年,我訪問英國,也是在這邊我們宗教和平會議結束之後,我就到倫敦去訪問,遇到威爾士大學的校長,休斯。我們第一次見面談了三個半小時,我跟他談的,他都能接受,他很歡喜聽,很難得。所以我告訴他,我說你前世可能是中國人,對中國文化這麼愛好。他也很歡喜。我說我憂慮的是現前佛教沒有人承傳,這是大事情。他有同感。最後他建議我們共同來辦個佛學院,我們現在稱為漢學院。他比我還積極,我非常感謝他。去年三月,正式成立,招生,上課了,現前是第三個學期。為的是培養漢學人才,所以我們稱為漢學院。漢學包括中國的儒,也包括佛教,還包括道,儒釋道三家。這都漢學包括的,我們認真努力來學習,傳承下去,不能把它疏忽,不能讓它失傳,如果失傳了我們對不起老祖宗。
  現在辦漢學院,這個一年多將近兩年,在世界各地也是熱門話題,做的人不少,但是效果未能彰顯。我們還是有信心,希望大家認真努力。但是學佛最大的一個目標是我們如何把生死的問題解決,這個比什麼都重要,那你是真正得到佛法利益了。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可以了生死出輪迴。但是這些法門有難有易。我學佛六十年,看著這些經典,回頭想想自己做不到。為什麼?每一門都要斷煩惱,都要有定功、有智慧,才能夠得到利益。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我回想自己也沒有這個能力。
  教我佛學最後的老師是李炳南老居士,他勸我走淨土這條道路。我跟他十年,前面五年我都沒有認真去學習。到最後的五年我講《華嚴經》,這是佛門一部大經,講到初住品,十住品裡頭初住,初住講完了,我很認真的思考,這個門合不合適?最後我自己感覺到不保險。真正能夠保險成就的只有一門,淨土宗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門我能做得到。所以我把《華嚴》放棄了,專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我講了五遍,要包括《彌陀經》、《觀經》,這些統統都講過;所以這門的這些經典,我拿到了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書。最重要的一句經文,佛是沒有妄語的,都是真實話,這個法門縱然造五逆十惡,這是墮無間地獄的罪業,只要你臨命終時,你那一口氣還沒斷,最後念的是一句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都會來接引你,這太了不起了!
  所以只有這一門,今天我們見面,我把我這個回頭,最後完全寄託在淨土極樂世界,把這個資訊貢獻給諸位同學,希望我們都能夠依靠阿彌陀佛的威神加持,將來我們都是極樂世界的一分子。我們這一生沒有白過,這一生我們非常幸運。每個人過去生生世世時間數不盡,未來亦如是。我們這一生當中做出了最好的決定、最成功的、最有把握的成就,這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錯過。
  它只要三個條件,第一個真信,我講了六十年大小乘經典,各個宗派經典都涉及到。我跟大家做報告的時候,你問我最後選擇哪一門?最後選擇淨土三經,更重要的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我用的版本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本子我最先得到。李老師講過一遍,把他講的這個本子,他還有筆記,就寫在經本的上面,我們看起來很方便,這個本子他給我了。我依照這個本子講過十遍,現在我所修學用的就是老居士的會集本。會集本大家有爭議、有批評,我如如不動,不管你怎麼講,我是親自學來的,而且講過十遍。
  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非常好,他是夏老的學生,繼承夏老的法脈。晚年我們認識了,那個時候我每年都會到中國大陸去跟他聚會,他往生之後我就很少到大陸去了。這都是在這個世紀這段時間裡面,我們所遇到的無比殊勝的緣分,緣分希望珍惜不要錯過。我們一個法門,淨土法門;一部經,《無量壽經》。你要嫌《無量壽經》太長,修《阿彌陀經》可以,《阿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叫大本,內容、效果完全相同。我把這個貢獻給諸位同修,希望同修們努力,將來我們是蓮池海會同伴。
  聯合國的緣分無比殊勝,我們用最感謝的心來對待,我們認真努力,不會辜負他給我們的辦公室。我們接受這個辦公室,就接受化解衝突、促進安定,讓世界走到真正的和平。
  謝謝大家。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