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教科文足跡
2015年 - 教科文總部 與斯里蘭卡駐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合辦「歡慶衛塞節暨多元宗教多元文化論壇」
2015年5月27-29日,與斯里蘭卡駐教科文組織代表團於教科文組織總部合辦「歡慶衛塞節暨多元宗教多元文化論壇」,主題為「平等對待 和睦相處」。
老和尚作《落實六大 化解衝突 促進和平》及《宗教團結 化解衝突 恢復安定和平》主題演講,介紹化解衝突、促進和平的完整途徑(即發大心、立大願、扎大根、固大本、修大行、證大果),並在為期三天的活動與研討中與眾代表團深入交流。
落實六大 化解衝突 促進和平——二〇一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歡慶衛塞節致辭
2015年5月27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號演講廳
  尊敬副總幹事、各位大使代表、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淨空十分榮幸,非常感謝教科文組織的善意邀請,緣分殊勝,第三次來到教科文組織總部與諸位仁者一起慶祝衛塞節,一起交流、分享如何化解人心衝突、促進世界和平。
  記得二戰之後的一九四五年,為了吸取戰爭的教訓,成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戰爭起源於人類的思想,因此務必要在人的思想上構建和平」,這句話說出了整個世界治亂的根源。這句話傳遞給我們一個重要的資訊,整個宇宙跟我們的起心動念關係非常密切,如果我們動的念頭是善的,這個世界就變成天堂、極樂世界;如果我們念頭不善、負面的,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那這個社會就混亂了。
  佛在經典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人的思想、心念,不僅影響整個世界,更能影響整個宇宙。現在許多國家領導人、專家學者對於社會恢復安定和平失去了信心,信心危機才是目前人類所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如何樹立信心?這就要做出榜樣,拿出證據出來,要有人真正把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做出來,身行言教,做出實踐成果給大家看。為此淨空特別提出「六大」,就是「發大心、立大願、紮大根、固大本、修大行、證大果」,供養每個真正致力於化解衝突、實現世界和平的志士仁人做個參考。
  一、化解衝突,教學為先
  九一一事件之後,昆士蘭大學的和平學院邀請淨空參加一個座談會,討論如何化解衝突。世界的衝突根源在哪裡?根源就是在家庭不和,夫妻不能夠和睦相處,彼此不能信任。更深一層的衝突是在我們內心,那就是習性與本性的衝突。所以化解世界衝突、消弭戰爭,要從我們內心深處的衝突,化解家庭衝突做起。
  「發大心」
  化解衝突從哪裡開始?從發大心開始。「大心」是什麼?大心是神聖的大愛,是耶穌基督平等的博愛;是真主安拉的仁慈;是諸佛菩薩的慈悲。神愛世人,我們敬仰神,所以我們在生活上要把神聖的愛充實內心,還要帶給身邊所有的人。這種神聖的大愛就是我們的真心。
  中國古人教導孩童,第一句話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是本性本善,這是自性、是真心。真心每個人都有,古今中外,男女老少,人人都有。用這個真心待人處事,就會平等、無條件的愛護一切人,這就是耶穌基督的「愛人如己」,就是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中國的老祖宗了不起,將回歸本性本善、神聖大愛的教育概括成一個「孝」字。「孝」這個字是會意,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上面是「老」字,下麵是「子」,表示老一代與子一代是一體。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窮無盡的眾生都與我們是一體,從此生出來的大愛,就是大孝、是至孝,這就是佛法說的菩提心,清淨、平等的愛一切眾生。為什麼?因為整個宇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一體就是自性,多麼親切!佛法說「人我不二」,怎麼能不愛!還會講條件嗎?
  「孝」是中國五倫大道的根本,「父子有親」,父母與孩子之間自然的親愛是我們本具的自性,每個人都有。我們仔細觀察,「父子有親」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現前小嬰兒的身上,「人生百日,體露真常」,你看出生不到一百天的嬰兒,他的眼神、他的笑容都是天真無邪,對每一個來逗他的人,都是那麼樣的歡喜;再看他的父母,懷著無限的愛心照顧他,那麼樣小心翼翼、毫無保留,這就是一體的親愛。所以老祖宗有智慧,看出「父子有親」這種親愛是道德的源頭,由此生出萬德萬行、流出萬德莊嚴。佛教的慈悲、耶穌基督的平等博愛、真主安拉的仁慈,都是自性的流現。宗教源於此,文化、文明皆源於此,它是根本。
  可是到了嬰兒再長大,知道誰是他的爸爸、誰是他的媽媽,他就有了分別,分別就有了染汙,失去了清淨心,這就是「性相近,習相遠」。如何讓清淨平等的親愛永遠保持下去?那就需要教育。聖賢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就從這開始的,這就是「苟不教,性乃遷」。中國童蒙教材《三字經》開頭的六句話,就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目標,全部都說出來了,這是真的智慧,超越時空,古今中外都適合。
  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入胎的時候就開始。我們愛護子女,希望給他好的教育,那就重視童蒙養正的家庭教育,這是傳統中國教育成功之處。因為有了這樣的教育,中國傳統文化才能綿延千萬年。
  前些年,澳洲南昆士蘭大學的教務長告訴我,二戰之前,歐洲有不少專家學者一起研究討論,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個都消亡了,為什麼中國還存在?他們對中國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得到一個結論,這就是因為中國人注意家庭教育。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教什麼?兩千多年前,中國最重要的一部經典《禮記》在開篇《曲禮》就談到童蒙養正。「養正」就是從小紮好德行的根基,幫助他們一生都能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智慧心、慈悲心,見到善事讚歎,見到一切不善的境界,也不會發脾氣,也不會怨恨人。
  養正的教育首重在胎教。這個教育傳統,在中國延續了(我相信)有一萬年都不止。三千年前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就非常懂得胎教,她在懷孕的時期,心正、身正、言正、行正,以長養胎兒的正氣,文王成為歷史上公認的聖王。往後歷代的母親都學習、效法太任,重視胎教。這是母親的慈悲,她真正愛護胎兒,這個傳統文化教育的起點。孩子生下來,雖然還是個小嬰兒,他就已經會看、會聽,他已經在學習了。這個時候,父母要把《弟子規》做出來給他看,所有負面的一律不能讓他看到,這樣教他一千天,根深蒂固,一生都不會改變,真的是三歲看八十。這樣的教育現在沒有了,現在的父母都在外面工作,將小孩交給電視、網路,小孩從小受到負面影響,養成習慣。一旦受到污染,再想導正就非常困難,家長、老師普遍感到小孩難教。所以中國老祖宗說:「教兒嬰孩。」《聖經》上也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正道。」也就是他到老也不會偏離。
  真正發大心,就要從尊重本性本善、愛護下一代開始。真正懂得自愛,就懂得愛人,這就是所有文化傳統中聖賢教育的核心。有了充滿愛心的下一代,世界才有未來,和平才能實現。這就是「人的思想上構建和平」。
  「立大願」
  回歸本性本善的教育是聖賢教育,所以宗教要回歸教育。「宗教」這兩個字,要依中國文字來解釋,「宗」有三個主要的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我這十幾年來,在國際上跟許多宗教往來,提出中國對「宗教」這兩個字的解釋,每個人都歡迎,沒有一個反對,可見它是宗教的真義。
  今天我們很榮幸,能夠與各國的官員、使節、宗教領袖濟濟一堂,共同歡度衛塞節,緬懷佛陀偉大的一生。釋迦牟尼佛的身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細觀所有宗教創立人,都和佛陀一樣,一生從事義務教學。現在我們向古聖先賢學習,不但要深入自己的經典,還要瞭解其他宗教的經典。真正恭敬學習各個宗教的經典,就會發現其內容不外乎:教善教孝、教謙虛忍讓。所以宗教要回歸教育,就能把人都教好,把家都教和睦,家人之間能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社會就和諧;社會實現和諧,世界就可以持久和平。家和萬事興。
  我們看到每個民族、每個宗教都有它優秀的傳統。這就是要有識之士立大願,將這些傳統繼承弘揚,這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立大願」體現在學習、效法古聖先賢的存心,學佛就要像釋迦牟尼佛;學耶穌基督、穆罕默德,就要像耶穌、要像先知。我們把上帝的愛、真主的仁慈、佛菩薩的慈悲演出來,讓佛陀、耶穌、先知的存心和行持,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發揚光大。這樣我們必然能夠得到聖人的加持、祖宗的保佑,因為我們和他們心願相同、言行一致。
  實在講,現代人所經歷的苦難、所面臨的問題,比佛陀、耶穌基督、默罕默德所處的時代,多上百倍、千倍都不止,人類的文明已經到了存亡繼絕的邊緣。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晚年警告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奮發努力,傳統文化就要斷送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這將是全人類無可挽回、無與倫比的慘重損失。所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以說是拯救世界、拯救人類最關鍵、最重要的機構。
  孔子說過「人能弘道」,弘道是每一位志士仁人本分的使命,只有大家都來弘道,才能拯救人類,拯救現代社會。一個真正有大心、大願的人,無論有沒有宗教信仰,都會自動自發的向這個目標努力。教科文組織在實現這個目標方面,真正是責無旁貸,時不我待。
  「紮大根」
  有了大心和大願,那就要紮好道德的根基,好比一棵大樹,根深則枝葉繁茂。紮好道德的根基,才能真正「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大自然的規律,古人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是真理無所不在,就是上帝與我同在,體現在社會上,便是五倫;「德」是遵循真理、規律來做,言行都能符合道,自然身心都有所得(德),德就是五常。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生活工作的歸依。
  五倫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就是道,這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哪一個人創造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父子是一體的,因此父母之道在慈、在愛;子女之道在孝、在敬。現代社會出現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全是因為愛沒有了,父母不懂得愛兒女,兒女不懂得恭敬父母、不能孝順父母。
  「君臣有義」就是領導與被領導人之間要合乎道義,無論是做上級、還是做下屬,思想言行都要遵循道義,要合情、合理、合法。在道義的基礎上組成的公司行號,必然能夠經營得長久;以道義組織的社會國家,也一定能夠長治久安。所以要想世界長治久安、太平盛世,就必須要回歸到道義、重視道義。
  「夫婦有別」是夫婦建立一個家庭各自有不同的任務,男子負責家庭經濟生活,女子負責教育下一代,下一代能否成為聖賢、君子,全靠母親的教導。所以中國人講「男主外、女主內」,這是分工不同,不能相爭。現在夫婦都爭著在社會上工作,把下一代的教育疏忽了,得不償失。中國的古聖先賢知道,夫妻的結合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關於整個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大事,所以不能不謹慎,不能不重視。現在沒有人講這個大道理,兩夫妻不能彼此相容,甚至離婚,社會就從這個地方亂了。由此可知,夫婦不和要負社會道義與因果責任。
  「長幼有序」是指小的一定要服從大的,大的要帶好小的。一家兄弟姊妹之間相親相愛,長大之後也不會改變,依然互助合作,這樣的家庭多美滿、多幸福,這樣的社會自然穩定、長治久安。所以中國古人教育小孩不許爭、只能讓,小時候要忍讓,長大了他就會謙讓,在社會工作他懂得禮讓。現在「讓」這個教育沒有了,從小就教競爭,長大之後只知道爭名奪利,就算是一家人也要告上法庭。這就給社會帶來動亂、混亂,讓大家生活都沒有安全感。
  最後,「朋友有信」,朋友之間彼此信賴,決沒有欺騙。「人無信則不立」,一個人言而無信,就不能立足於社會。古人講信用,父親欠的債,兒子、孫子都要想方設法把它還上,不需要任何法律檔約束,這就是信義。
  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是人人生活幸福、家家快樂安康、社會長治久安。這一點,英國哲學家羅素看到了,歷史哲學家湯恩比也看到了。湯恩比晚年念念想著如何讓世界永遠沒有戰爭,整個世界都能夠安定和諧,互相包容,互相敬愛,所以他深深期望,在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化能夠普及全球。為什麼?他說,唯有中國傳統文化是包容的、是謙讓的、是為別人著想的。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無論對內對外都講求平等對待、和睦相處,能夠捨己為人,待人厚道,生活節儉。這就是湯恩比給當今人類樹立了堅定的信心:中國傳統文化,是能夠為世界帶來長治久安、持久和平的重要文化遺產,它是屬於全人類的,它是屬於全世界的。
  五倫是自然的規律,這就是「道」,古今中外,人人都處在五倫關係之中,決定不能違背。能夠依從「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在這五條生活工作、待人處事,就是遵循道義、遵循大自然的法則生活,這就叫「德」。德包括三個方面: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四維,就是禮、義、廉、恥;八德,就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
  「仁」是推己及人,愛人如己,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別人,還要將這分存心推到一切生物,甚至於物質環境。「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心存仁愛之心,工作生活、待人處事都能如理如法、合乎道義,這樣的人做事才有分寸,待人能守禮,就是持戒,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所以懂得義、能守禮的人,心中常生智慧。有了智慧,就會恭敬聖賢、力行教誨,從中啟信,這就是信而好古、信德堅固。這是一切美好品德都是從「父子有親」當中生起來的,可見一體的親愛確實是德行的核心。
  「四維」是春秋時代管仲提出來的,他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領導人教化眾生,要讓他們知道禮義廉恥。這四個品德,如同四根支柱,支撐著一個國家長治久安。「廉」是不貪污,「恥」是有羞恥,不道德的事情羞於去做。這四個字,中國傳統社會非常重視,因此數千年來安居樂業、繁榮穩定,這也是我們今天所嚮往的。
  將「德」的三個方面總結起來,就是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中國哲學真正的綱領,這是學習聖賢教育都要具備的根本。落實這個根本,學習宗教可以成聖成賢,學習世間學問可以成為君子。
  二、促進世界和平,教學為先
  中國的少林寺有一塊古碑,這個碑叫「三教九流混元圖贊」。上面有唐肅宗(西元七一一年到西元七六二年)的題字,是「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這個多元文化也是一體的概念,就是教科文組織多年來所提倡的「多元文化和諧共存」,也是主席去年在此地所提倡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日本的中村康隆老和尚,我去看他的時候,那一年他剛好一百歲,他是一百零三歲過世的。他告訴我:「全世界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意思就是說,世界所有民族的聖賢教育,不僅是一家,更是一體。所以中國人畫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個面孔,顯示出世界宗教是一家。《法華經.普門品》裡面說,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
  各個文化傳統的聖賢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一不是二。可見中國自古就有實現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和諧的成功實踐。這個實踐經驗對於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參考的意義。世界宗教是一家,全體人類是一體。真正實現一體和諧,還是教學為先。教學的內容是什麼?就是聖賢經典。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就是一部能夠解決現代社會問題的好教材。這部書匯集了從三皇五帝、世世代代聖賢君子累積的智慧、理念、方法、效果、經驗,它能夠幫助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是公平、是平等,也就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全世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能夠合作,都能夠和合,都能夠合一。
  「固大本」
  學習《群書治要》,就是要紮好學問的根本,這是堅固大本。「大本」是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根是漢字和文言文,漢字是智慧的符號,是現在僅存的表意文字;文言文是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那是標準的行文方式,所以只要能看懂文言文,這個智慧寶庫的鑰匙,你就拿到了。
  中國古人深知言語不僅有方言,還有隨著時代改變,所以將語和文分開,形成文言,這樣就能夠超越時空,真正把智慧傳播四海、傳承萬世。羅素和湯恩比都高度評價中國的文言文,他們期望漢字和文言文將來能成為國際上溝通的媒介,人可以靠這個工具將整個地球統一起來,和平自然就能夠實現了。漢字和文言文是古今中外最佳的文化載體,可以用來承傳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說漢字和文言文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它讓文明與智慧能夠代有承傳、不斷積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大唐盛世,就是靠《群書治要》得以實現。可見漢字和文言文非常值得現代人好好學習。
  現在迫切需要恢復傳統文化的教學,才能夠培養出具有大根、大本的老師,讓漢學這個古老的學問利益到全世界。漢字和文言文都不難學,外國人認真學習,一年就可以閱讀文言文,三年就可以寫文言文。這是當代許多從事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外國學生共同的經驗。為什麼漢字適用於各種文化背景的人來學習?這是因為每個漢字都是哲學、都是藝術,真正學起來,會發現它蘊含著大道,是全世界各個民族傳統文化所共有的。
  漢字有六種造字的方法,稱為六書,第一個是象形,象形這裡舉出了「山、水」兩個字,山的形狀像山,水的形狀像水,木的形狀就像一棵樹;如果在(木)下麵加上一橫,這就是會意,那就是根本的意思;在(木)上面加了一橫,那就是指事。這一次我們有這個緣分,也把中國漢字做一個小時簡單的跟大家介紹,希望大家對於漢字能生起興趣。
  「修大行」
  具備了道德學問的根基,就要發心弘揚聖賢教育,大行莫過於教育。我們仔細觀察每個宗教的聖人,無一不是畢生獻身於教學。所以關心世界和平的有識之士,要發心立願,一生從事聖賢教育。
  教科文組織「在人類思想上構建和平」怎麼實現?中國古人已經給出答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同樣的,世界和平、宗教天堂、諸佛報土,也都是教學為先。我們真正能夠把教學做好,把傳統文化做出來,這個世界就能夠統合成為一體,永遠消弭戰爭,實現永久和平、世界太平盛世。
  在現代社會,我們要想實現世界和平,唯有從宗教團結下手。宗教團結就必須要回歸教育,把宗教聖典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現代人就不會誤解宗教是迷信,虔誠的信徒明白教義之後,也不會受到誤導,彼此對立、走上歧途。
  真正發心,我們就能夠得到古聖先賢的加持和保佑,就能夠遇到好的機緣、接受到好的教育,讓我們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我們不但要將聖賢教育教導、傳統的文化這個精神給世人表演出來,還要有能力給大眾宣講其中奧妙的義理。
  淨空將教學為先總結為十個方面,「安身立命,教學為先;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義之邦,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教學為先;長治久安,教學為先;諸佛報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教學為先」,無論是對個人生活幸福,還是對於國家長治久安,無論是宗教家傳教,還是治理一個團隊、管理一個國家,教學都擺在第一位,教學太重要了!
  可是我們看到現代的社會,既不是老師在教,也不是國家領導人在教,而是媒體在教,電視、網路它們在教,媒體對社會風氣起到決定性的影響。這些電視媒體、互聯網路教給大家全是殺盜淫妄,這就把人都教壞了,現代社會日益混亂無序、紛爭不斷的升級,其來有自。媒體本身並無所謂善惡,完全看我們怎麼去用它。我們期望每個地方都能有一個專門的電視臺,把聖賢教育送到每個人家裡,人民是很好教的,有了正面的教育,我相信很快就會回頭。我們還希望各個民族都能將傳統的聖賢教育教誨能夠用漢字和文言文寫出來,利益後世子孫。
  「證大果」
  中國傳統文化教學、宗教教育,目的都是培養聖賢君子。聖人、賢人多了,太平盛世自然就成就了。所以真正學習,不但能夠救自己、救家庭、救社會、救世界,能夠讓國家、全世界都受益,讓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受益,這就是證大果。
  證大果才是真正的自愛、真正的愛眾生。它難不難?果然信根深厚就不難。因為佛在經典上多次宣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中國人也常講:「人人皆可成為堯舜。」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們只要能信、能願、能行,人人都能做到。
  要想培養真正的聖賢君子,必須遵守正確的教學法,那就是回歸「戒、定、慧」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它的途徑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理念跟方法在中國做了幾千年。
  掌握了漢字、文言文,就可以一門深入的學習《群書治要》,學習宗教典籍。因為經典的分量很大,現代人沒有時間學,所以馬來西亞漢學院將《群書治要》選取精華的三百六十句,編成《群書治要三六O》,大家看了都歡喜。建議每一個宗教也編一部經典的三六O,從經典當中選出精華,人人都可以學習。
  真正深入學習經典、啟發智慧,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自己明白了、開悟了,也就是沒有老師教,自己可以達到很高的境界,就能夠幫助現在社會化解所有衝突,個人的衝突、家庭的衝突、社會的衝突、族群的衝突、國家的衝突統統都能化解。
  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刻,我們提出「六大」,「發大心、立大願、紮大根、固大本、修大行、證大果」,讓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化解一切危機和衝突。我們相信,如果更多有識之士能落實這「六大」,不但能夠化解衝突、實現和平,世界太和、天下大同也是未來可期的。
  恭祝大家幸福安康、吉祥如意;教科文組織大展宏圖、和平天下;世界各國繁榮昌盛、安定和諧;諸位嘉賓朋友健康長壽、一切吉祥如意。謝謝大家!
宗教團結 化解衝突 恢復安定和平——二〇一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歡慶衛塞節第三天開示
2015年5月29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號演講廳
  大家請坐。諸位大使,諸位嘉賓,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在教科文組織的活動最後的一節課了,三天辛苦了大家。昨天晚上我看到的晚會,晚會好像是滿座了,而我們每一次的講席缺席很多,讓我感到我們這個活動不如辦一個文藝晚會。實在的說起來,大家對於眼前社會的秩序、地球的災難還沒有到真正關心的程度。
  我們曾經有過兩次,與駐聯合國的大使們舉行了座談會,這個座談會很有內容。大使們是我很敬佩的,用佛法來說,個個都是菩薩,沒有一個不關心現在社會的動亂、災難的頻繁,怎樣能夠化解,甚至於把災難減輕到最低的程度,這是非常難得。也有人談到世間人,有善人、有惡人,有好人也有壞人,這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歸根結柢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中國古人懂得。我的直覺讓我想到印度婆羅門教,他們的歷史有一萬二、三千年,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我深深的相信,也超過一萬年。不能說沒有文字就沒有文化,文字跟文化我覺得是兩樁事情。中國文字的發明到現在是四千五百年,黃帝時候發明的,我們的文化,我相信不止這麼長的時間,會超過很多。古人,那個時候的環境,我們能體會得到,雖然沒有任何科學技術的發明,他們的心是清淨的,除了每天覓食之外,觀察大自然的現象,時間久了,我們懂得,也確實有所謂無師自通。能不能通?在佛法理論上講決定可能,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特別是在中國唐朝,距離我們還不算遠,大概一千三百年前的樣子,中國禪宗出了一個不認識字的祖師,惠能大師,他無師自通,在什麼時候?在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年輕人。他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是個樵夫,靠每天到山上砍柴,挑到城市,賣了柴之後,拿著一點錢去買糧食,供養他媽媽,是孝子。偶爾有這麼一天,他賣了柴,拿到錢想離開,正好這個地方是個客棧,小型的旅館,聽到房間裡面有人念經。他聽了一會,感到很有興趣,覺得他能聽得懂。等到別人經念完之後,他去推門,向人家請教,你剛才念的東西念得很好聽,你是念什麼?這是一個居士,跟他一談,覺得這個人是天才,不是一般凡人。人家念的是《金剛經》,《金剛經》是個有相當深度的典籍,不是那麼容易懂得的。他聽了之後,向人家請教,這個居士跟他談得很投機,發現這是佛門了不起的一個人才,希望他到五祖那裡去求證。他家裡一個老母親沒人照顧,他不放心。這個居士很難得、很發心,給他十兩銀子,十兩銀子,他一年也賺不到那麼多。找了一些同修、同參道友,照顧他的母親,叫他放心,前去參學。
  他在五祖會下住了八個月。這八個月,在形象上他是一個義工,在碓房裡面舂米破柴,做這些苦力,這是表面的。實際上那就是參禪,一般人完全不知道,知道的只有他自己跟五祖忍大師,別人不知道。住了八個月,五祖觀察到了,這暗中觀察,他成熟了。就發表傳法,讓弟子們每個人寫一首偈給他看,果然開悟了,他就把衣缽傳給他。最後的結果,確實五祖選中了能大師。在當時狀況之下,一般人不服,認為五祖老糊塗了,怎麼把衣缽給這個人,不認識字的一個人,在這做義工的,為什麼傳給他?這個情形我們也能夠理解,五祖的弟子裡面,神秀是很出色的一個人,大家都認為衣缽一定是傳給神秀的。神秀自己也很清楚,在證悟上確實比不上惠能,這也是了不起的一位大德,他不爭衣缽,承認自己沒有開悟。
  忍大師給他講《金剛經》,我們相信不需要用經本,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大師說了一首偈:「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實際上就是講這二十個字。五祖聽了之後說,可以了,不必再說了,衣缽就給他,讓他趕快離開道場去藏起來。那是盛唐時代,是我們中國佛教黃金時代。為什麼叫他藏起來?有人不服,有人不理解,有嫉妒障礙,讓他到獵人隊去藏身,躲避了十五年這麼長的時間,緣成熟了再出來。嫉妒障礙無時無處不在,這一點不能不知道。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也有找麻煩的,提婆達多,釋迦牟尼佛的堂弟,也跟佛出家了。他也有一些徒眾,六群比丘,出家人,專門破壞佛法的,他們的行為都是負面的。實際上,我們凡夫看到的畢竟是凡夫境界,聖人所看到的不一樣,聖人所看到是他們遊戲神通,他們在舞臺上表演,有表演正面的,有表演負面的(反面的教材),對於弘法利生,特別是度緣成熟的人,都是菩薩示現。這也是普遍存在一切世間,世尊有,歷朝歷代我們看到記載有,現在也有,而且很多。問題是我們會不會看?我們不會。為什麼不會?我們的心雜亂的、浮躁的,所謂心浮氣躁,真相看不出來,我們看都把它看錯了。從這個地方體會到,諸佛菩薩、上天、神聖對於地球上的眾生真的是關愛,真的是時時在照顧。問題是出在,佛經上常說的無始劫來,這時間長遠,時間很長,造的業太重、太深。
  業決定有報,佛不能代替,佛不能給你赦免,為什麼?自作自受的。如果這個災難是佛給我們的,佛就有能力把災難消除。災難是我們自己造的,佛也無可奈何,佛已經盡到他的責任了。我們聽不懂,我們看不出來。大乘經裡面說得好,宇宙從哪來的?宗教裡面都有一個造物主,每個宗教裡面都有他們供奉的神聖,都說宇宙是造物主造的。每個宗教都有神,到底是哪一個神造的,還是許多宗教這些神聖大家在一起造的?我們有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佛經裡面佛不是這麼說的,佛說是從哪裡來的?是我們每個人業力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業力造的。業有善念有惡念、有善言有惡言、有善行有惡行,這個關係大了。善業所造的三善道,惡業所造的是三惡道,合起來叫六道。六道是自己造的,不是別人造的。
  今天,我們課程裡面有一個多小時介紹水實驗,就是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水知道,水是礦物,它能知道。這個實驗是十幾年前江本勝博士做出來的,大概總有十三、四年前的樣子。那個時候我住在澳洲,好像二000年,悟平法師從網路裡頭下載這個資訊告訴我,我一看,我很喜歡,為什麼?科學證明了佛所說的話。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水實驗就是科學證明了這一句話。佛經上常講的,「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果然證明了,說明佛經裡頭不但有高等哲學,而且有高等科學。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宇宙的形成是個妄念,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無明生三細相,從三細相生六粗相,這個頻率很高,速度很快。
  念頭是科學所講的資訊,科學家也講宇宙是三樣東西組成的,能量、資訊、物質。這些人也非常聰明,但是沒講透徹。釋迦牟尼佛在唯識經論裡頭講得很清楚,講一念不覺生三細相,三細相就這三樣東西,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是科學家講的能量,轉相就是科學家講的資訊,境界相就是科學家講的物質,名詞不一樣,講的是一樁事情。現在科學已經把物質現象搞清楚、搞明白了,就是宇宙的祕密被揭穿了,確實物質是不存在的,是假的,真的像《金剛經》上佛所形容的,物質是夢幻泡影,作夢的時候好像真的有,醒過來之後了無蹤跡,你再也找不到。這個現象謎底被科學家揭穿了,科學也很了不起。但是這個被揭穿,佛在經上說過,人頭腦最靈敏的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所緣的五十一個心所,沒有它緣不到的。所以佛說用第六意識,就是用妄心,不是用真心,用第六意識可以緣到阿賴耶的三細相。現在三細相第一個物質現象被揭祕了,還有念頭跟能量。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後,科學家會把資訊是什麼也揭穿了。最後也可能揭穿最後的一個祕密,就是阿賴耶的業相,現在講的能量是怎麼回事情,這意識都能緣得到。
  意識能緣到的,我們今天講的知識這個層面,它不是智慧,智慧那完全通達明瞭。所以諸佛菩薩大善知識他們用智慧不用知識,佛法、聖賢之道都是講的智慧,不是知識。智慧從哪裡來的?本有的,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第三句話,「何期自性」,用現在話說沒有想到我們的自性,「本自具足」,本來自己就具足了。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本自具足,不是從外頭來的,所以你可以無師自通。不像知識,知識是外面的,是跟我們對立的,你可以去求,要學習你才會懂得,它不是開悟的,開悟是智慧。但是智慧裡面有知識,開悟了智慧現前,這些技術,所謂雕蟲小技,全在裡頭,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我們要相信,相信能大師這五句話,它能夠破除我們許許多多的疑惑,讓我們的真性、真心現前。這個作用就大了,對我們的幫助就大了。
  佛菩薩、神聖、上帝跟我們有什麼差別?差別就在迷悟不同,他們覺悟了。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像佛經上講的天道,咱們六道的天道,天有三類二十八層。除了最上面無色界天,它沒有物質現象,我們世間人講靈魂,那是個靈魂的世界,他不要身體,為什麼?身體很麻煩。身體,你看,需要衣食住行,附帶的東西太多了。如果是說靈,沒有身體多好!這些東西統統都不需要了,衣食住行都不需要,沒有這些負擔。所以最高的是無色界天,有四層,這裡面沒有社會組織;換句話說,這四層天上沒上帝,沒有神聖,他們真的是自由自在,壽命很長。佛在經上說的,他們的壽命八萬大劫,這天文數字,我們無法說清楚的。下麵這二十四層天,每一層天都有天主、都有天王,我們一般講都有上帝。所以上帝,上帝很多,不是一個,這些上帝他們層次不一樣,程度高下不相同。色界天福報很大;欲界天,就是有飲食、男女之欲,有這個欲望,欲界有六層,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什麼時候你能見到?開悟就見到了,大概一般講的小悟,阿羅漢,六道輪迴可以見到;大悟是菩薩,菩薩等級很多,《華嚴經》上有五十二個等級,一層比一層高明。佛給我們講了,真正能瞭解宇宙人生真相的,就是把宇宙這三個祕密揭穿的,他完全明瞭,他見到了,八地,要八地以上。五十一個階級最上面的四層,四個階級,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覺,他們完全看清楚,看到了、聽到了,完全曉得了,那叫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之下的是大悟。這都是無師自通。
  什麼東西障礙了我們覺悟?什麼東西障礙?佛法常講的五欲六塵。欲是欲望,五欲指的是貪欲、瞋欲、癡欲(愚癡)、傲慢、懷疑,這叫五欲。另外一個解釋,解釋得很淺的,財色名食睡,這一般是對凡夫講的。講貪瞋癡慢疑,這是對修行人講的,學佛人來說的。七情裡面,最深的情執很難斷。七情裡面,有貪瞋癡慢疑,也有財色名食睡,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要不能放下就變成障礙,就不能開悟。所以學佛最關鍵的,要把障礙我們開悟的東西統統放下,你放下得愈多,你悟入的就愈深,這個東西管用。
  所以今天同學們都在此地,我介紹大家,可能我們這裡有結緣的小冊子。真正學佛,想在這一生成就,什麼叫成就?脫離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這是真正成就,這是最高明的成就,你真是一了百了。怎麼修?依照海賢老和尚的方法去修。我們有一本小冊子,南陽來佛寺三聖的《永思集》,有光碟,有文字,《永思集》是文字,這個東西多看。另外,還有一本,也是小冊子,黃念祖老居士的《淨修捷要報恩談》。《淨修捷要》是他的老師夏蓮居老居士作的,夏老往生之前,最後的一個作品,慈悲到極處,是最簡單的修行方法,便利我們現在工作繁忙的人,沒有時間修。他修的時候,每天早課、晚課相同,三十二拜。裡面的意義深廣無際,沒有邊際,我們學佛的所有一切的雜念、疑惑,這個小冊子統統給你解決了。你把它看個十遍、二十遍、三十遍,對於淨土宗的修學、對於整個佛法絕對不會再有懷疑,你的信心堅定了,你的願心堅定了,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決定沒有問題,那一本書就是保證書。看經、聽經,你能夠聽得懂,你能夠看得懂了。
  這兩本書,我們有福報得到了,我們上一代的人都沒有看到,沒有這個緣分。為什麼?海賢老和尚往生才三年,他沒有往生之前,雖然年歲很大,一百一十二歲走的,他那種修行人家看不出來,沒有人能體會到,走了以後這個祕密才被揭穿,我們明白了。《報恩談》是黃念老居士也是最後一部著作,它是談話,完全是談話,沒有寫出來。往生之後,同學把他這些東西,從錄音裡頭(錄音、錄影、錄像)把它寫出文字,花了不少年的時間才做完成,現在成為定本。沒有福報的人見不到,定本是最近幾年才完成的。我們有福,真正有福,有這兩樣東西,保證我們一生圓滿成就,我們可以脫離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實在是太苦了,苦有因,造的業太重了。為什麼會造業?無知。佛陀住世講經教學為的什麼?幫助我們離苦得樂。苦樂怎麼來的?如果你覺悟了,你就離苦得樂了;你要不覺悟迷惑,那你就得要受苦頭。六道,三善道好一點,三惡道苦,三善道也苦,不可以留戀。這是佛陀真實的教誨。他怎樣幫助我們離苦得樂?就是用講經教學的方法,讓我們聽明白了、聽清楚了。他講些什麼?一句話說,他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只有真正大徹大悟的人能做到,不是大徹大悟他做不到。
  我們的修學,修學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真誠,我們一般講老實、聽話、真幹。現在到哪裡去找一個老實的人、找個聽話的人?沒有了。三歲小孩都不老實、都不聽話,那還有什麼辦法,為什麼?他已經學壞了。什麼時候聽話?大概出生一百天,體露真常,他用的是真心。三歲,已經從電視、網路上,他學的東西太多了、太雜了,已經亂了。亂了之後再恢復很困難,不是容易事情,這就是所謂的眾生難度。為什麼難?學壞了,本性本善沒錯,習性不善。我們沒有受到好的教育,所以從小養成了壞習慣,一生壞習慣做主,這怎麼得了?壞習慣,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是什麼?輪迴業,幹這個了。我們必須要知道。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我們這些人有福報,別人無法相比。我們就依靠這三本書,第一本,《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第二本,《淨修捷要報恩談》;第三本,海賢老和尚的《永思集》,就夠了。全心全力,功夫、時間都用在這三本書上,我們的問題解決了。如果你要問我,我沒有那麼長的時間,三本書對我太多了,一本行不行?我就會告訴你,行。哪一本?《淨修捷要報恩談》,這一本就夠了。如果你說我還不能接受,我還沒有那麼長的時間,還能夠短一點、簡單一點,好不好?行,那就是海賢老和尚的,海賢老和尚就一句話,「南無阿彌陀佛」,或者說四個字,「阿彌陀佛」,就行了。但是你要肯相信,你不相信沒辦法。如何建立這個信心?把海賢老和尚的光碟一天看三遍,看一年,一天也不能中斷,那就看上一千遍了。這一千遍看下去之後,一天念一萬聲佛號,這個不難,最容易修的。經本給我們作證,夏蓮老、黃念老給我們作證,你決定得生,大道至簡,到最後就是一句佛號。
  這一句佛號,海賢老和尚他念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還得了!念多久?我看他的光碟,我看了幾十遍,我體會到了,他二十歲開始念佛,念佛佛號就不中斷,一句接一句,頂多三、五年,二十五歲得功夫成片,三十歲得事一心不亂,四十歲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估計他不會超過四十歲。這是漸學。惠能大師是頓根,他二十四歲就證得,海賢老和尚用一句佛號,頂多二十五年證得。壽命那麼長,我感覺到的,不是他壽命有那麼長,他的壽命我想像也不過就是七老八十。為什麼活到一百多歲?那是阿彌陀佛叫他表法的,佛力加持,不是他本有的壽命,佛力加持的。他修得好,是一個非常好的樣子,要他留在世間多住幾年,做個樣子給大家看,給學佛的人看,給念佛求生淨土的人看,這真正普度眾生。
  我們能遇到這三本書,這是我們之前我們的父輩、祖父輩的都沒有這麼好的運氣,我們遇到了。遇到要不成就,就不能怪佛菩薩不慈悲,怪自己懈怠懶散。如果你真正依照這個方法去修,三年就有把握了。三年走不走那在自己,我要像老和尚一樣,給大家做個好榜樣,你的壽命就延長了;你要覺得人生太苦了,我不願意在這住了,我就走了,阿彌陀佛就帶你走了,得大自在,去留完全自己可以能做得了主。
  今年這一會很有成就,比過去幾次成就都殊勝。學佛上這個殊勝,我在這個地方,有這個機會把這樁事情給諸位講清楚、講明白了。對於社會貢獻的殊勝,我們現在大使團裡面許許多多大使,我們愈來愈熟悉了、愈來愈接近了,我們的想法、看法都很接近,一定要捨己為地球、為地球上的眾生。我們要做出更好的犧牲奉獻,幫助地球減輕災難,化解我們不敢講,使災難減輕我們可以能做得到,把這個地球的社會帶向永續的安定和諧,都有這個心願。這個心願是菩薩的大願、是慈悲的願望,所以非常難得。大家有這樣的願望,我們會全心全力來協助大家,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要肯定經教是從自性流出來的,是真理,是值得我們深信不疑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宗教一定要以經典做修學的依據,不能夠離開經典。離開經典那是邪教,打著宗教的名義,不是做宗教的修學,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一定要依照經典。經典也有偽造的,我們也要小心謹慎,不要被人騙了。我們依靠的是真的經典,不是偽造的,這樣就好。我的話就說到此地,謝謝大家。
 
BACK TOP